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技术脱钩”,国产CPU外部供应渠道受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其一,政府部门和多数企业应当认真做好应对“技术脱钩”的应急预案。技术上的“脱钩”与“反脱钩”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比应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复杂得多。企业之间的联系千头万绪,采取反制措施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虑不周很可能伤及自身。
其二,李国杰建议,将形成14至3纳米集成电路生产能力纳入国家“新基建”计划。从基础建设的角度看,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高端通用芯片无疑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石,也应该是“新基建”的核心。未来20年,国际竞争的关键是集成电路,建议将EDA软件、光刻机、光刻胶等作为重中之重,集中资源,优先发展。
其三,应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通过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采购支持国产微处理器。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大力推动在关键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实现国产化,但许多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还是把维持当前的营业额和利润等“业绩”放在第一位,对“技术脱钩”的风险和迫切性认识不到位。
建议加大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的政府采购力度,对国防科工、电信、交通、电力、金融等关键行业的国有骨干企业,提出更严格的国产化替代指令性要求,将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脱钩”做贡献,列为考核政府和国企干部的要求。关键行业要帮助国内微处理器公司扩大芯片应用规模,为其提供更多的试错机会和成长空间。
其四,要加强CPU内构安全研究,重视CPU安全性测评工作。李国杰认为,不要奢望信息系统达到所谓的“绝对安全”状态。追求绝对安全的结果必然是绝对不可用。过度防护通常会造成计算机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严重下降,相当于入侵威慑产生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攻击效果。构建CPU内部安全机制的目标是达到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实现安全风险的可预测、可评估、可隔离、可控制。
所以要加强对安全体系结构的顶层规划设计,扎实开展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大力推动软硬件安全协同设计形成CPU安全上的“非对称技术”和制高点。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结构和处理器安全微体系结构标准,根据不同领域对安全性的不同需求,分级分档提出明确要求。
- 广州四维营销:会议会务全托管,让企业招商会 “落地即成交”
- 平安人寿联合复旦大学重磅发布《新纪元·新价值:迎接黄金发展期》寿险行业白皮书
- 2025亚洲国际音乐大赛新加坡总决赛颁奖典礼精彩纷呈
- 十一度蝉联保险业第一!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发布:中国平安位列中国品牌第九
- 3岁女童总爱凑近皱眉看人,检查竟非近视,而是得了“老年病”——福州爱尔眼科
- 2025上海别墅装修公司有哪些?高性价比推荐:1299 元 /㎡享品质装修
- 千金药业:1.5亿智能车间圆满封顶 女性健康产业升级加速
- 林华寿独创道家古法疗法攻克三尸虫取得重大突破
- 新愿景,新启航!研华加速从IPC迈入边缘计算新时代
- PIK3CA基因检测助力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篇章
- 伽澜健康助力黄河金三角区域医疗机构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论坛圆满举办
- 立屯精神聚合力 政企共建助振兴—中国人寿财险广西分公司联合天等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StellarSugar》12强选手惊现韩国最大中餐厅:燕京大饭店
- 有梦有方向 青春正飞扬 “青春影像”校园歌手征集最终展示活动将在重庆举办
- 山东双嘉家庭教育走进历城一中:开展心理讲座赋能青春梦想